第353章 裁军
下,不是材料的问题,而是人手。” “人手?大明缺少造船工人吗?” “陛下,福州造船厂只是一个中等规模的造船厂,工匠人数不足。” 《《《《,“那南京、广州的造船厂呢?他们不是有熟练的工人吗?现在南京、广州的造船厂不是暂时停产了吗?将这些熟练的工人抽调过去。” “那这两个造船厂将来怎么办?” “现在他们在停产阶段,工人闲着也是闲着,将来恢复生产的时候,再让他们回去。” “是,陛下,”李春烨觉得朱由检真是大手笔,“如果工人数足够,半年内试验舰应该可以下水。” “另外,候质不是见过火器局的生产单元吗?让这些造船厂也开始流水线生产,这样很快就能培养大批熟练的工人,造舰的速度肯定会大大加快。” “是,陛下,”到火器局,李春烨突然想到后膛枪的事,“陛下,后膛枪已经造出了十万支,应该配发给哪支军队?” “后膛枪?就是上次的从后膛入弹的火#枪?”朱由检想起来了,李春烨曾经跟他过。 “陛下,这种枪比燧发枪更加先进,使用的时候,枪下面挂着一个子弹袋,可以装五颗子弹,士兵要是熟练了,这五颗子弹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发射出去。” “后膛枪的战斗力可靠吗?”一种新式武器的诞生,必须经过大量的试验,没有战场的检验,朱由检有些不放心。 “陛下,经过多次验证,质量和工艺上应该没有问题,谁敢拿士兵的性命开玩笑?如果工艺不成熟,火器局也不会批量生产。”李春烨觉得有些奇怪,朱由检一向对新式火器非常热心,今天怎么对后膛枪没什么兴趣? “后膛枪的子弹,与燧发枪一样吗?”朱由检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