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8章 刚性管理
鸢岛自治领,包括理想国际早期在大陆所设企业,不招熟练工,不招正式工,专门招农民工的原因。 青年农民,虽然没有受到过纪律训练,但国有单位那种纪律训练不要也罢。新文明领导下的企业,需要的是一代新人。赵无极完全有实力从劳动者的培训开始,树立一套全新的标准。 只是,鸢岛自治领可以这样做,独资或新合资企业可以这样做,在华夏的老企业里这样做,却异常困难。 这个困难,不是对普通工人的改造。普通工人,你只要告诉他,按照你的标准执行,每月将会多领300块钱,那么即便再困难,他也会改变他的cao作习惯。 困难的是华夏那一批企业管理者,特别是企业党政部门的管理者,他们习惯了按部步班、不急不缓的工作节奏,他们习惯了一张报纸一杯茶的办公室工作,他们此前的管理就是对工人进行吆喝。而且,他们还从这种管理中找到了一种快感,一种优越感。 试问,在这种情况下,又怎么能轻易改变他们的秉性? 也因为如此,赵无极不怕得罪人,在与华夏签订相关技术改造协议时,对企业管理模式提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议。 适应企业新标准的人留下,不适应新标准的人,退下,或者另调,新型企业绝不允许这种混日子的人存在。这种人,要么由社会将其养起来,要么让其自食其力,绝对不能留在任何岗位上。因为只要岗位上有一个这样的人,那么,就意味着这个位置极有可能要出次品,要多消耗成本,要出安全事故。 对企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,非必要的部门,进行裁撤并转,新兴的市场销售以及设计部门,要大大加强。总之,这种力度的改革比后世的企业来得更猛更陡,即便在米国管理最优良的企业,也不过是这